摘要:本文聚焦于浙江省皮革加工行业产生的废水处理问题,深入探讨了以聚丙烯酰胺钾盐作为絮凝剂在其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该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在实际操作中的工艺参数优化、处理效果评估以及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的优势。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展示了其在降低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质达标率方面的显著成效,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皮革加工行业的废水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
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皮革制品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众多规模不等的皮革加工企业。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成分复杂的废水,这些废水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同时也违反了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因此,寻找高效、稳定的废水处理技术成为当务之急。絮凝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手段,而聚丙烯酰胺钾盐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絮凝性能,在该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二、聚丙烯酰胺钾盐的特性与作用机理
(一)特性
聚丙烯酰胺钾盐是一种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线性分子链结构。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酰胺基团,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物质以及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同时,由于钾离子的存在,增强了其在溶液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使其在不同水质条件下都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此外,它还具备一定的电荷中和能力,有助于打破微小颗粒表面的静电排斥力,促进颗粒间的聚集。
(二)作用机理
当把聚丙烯酰胺钾盐投加到皮革加工废水中时,一方面,其长链分子会通过架桥作用将多个细小的颗粒连接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絮体;另一方面,分子上的活性基团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吸附、电中和等相互作用,使原本稳定存在于水中的污染物脱稳,进而凝聚成更大的颗粒沉降下来。这种双重作用机制使得它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色度、COD(化学需氧量)等多种污染物指标。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选取浙江省某典型皮革加工厂的生产废水作为研究对象,该废水主要来源于浸水、脱毛、鞣制等工序,含有大量的动物毛发碎片、油脂、染料助剂、重金属离子等杂质。所使用的聚丙烯酰胺钾盐为工业级产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备用。此外,还准备了常规的分析仪器设备,如分光光度计、浊度仪、pH计等用于后续水质指标的测定。
(二)实验方法
1. 预处理阶段:先对原水进行简单的格栅过滤,去除较大尺寸的固体杂物,防止堵塞后续设备。然后调节水的pH值至适宜范围(一般为中性偏弱碱性),以提高絮凝效果。
2. 絮凝实验:采用烧杯试验法,取多份相同体积的预处理后的水样,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聚丙烯酰胺钾盐溶液,搅拌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絮体的形成情况、沉降速度以及上清液的澄清程度。通过改变药剂投加量、搅拌强度、搅拌时间等因素,确定最佳的絮凝条件组合。
3. 数据分析与评价:对经过絮凝处理后的水样进行分析测试,重点检测SS(悬浮固体)、COD、BOD(生化需氧量)、色度等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此衡量絮凝效果的好坏。同时,对比未处理前的原水数据,计算各污染物的去除率。
四、结果与讨论
(一)最佳工艺参数确定
经过一系列烧杯试验发现,当聚丙烯酰胺钾盐的投加量为[X]mg/L,快速搅拌速度控制在[Y]r/min持续[Z]分钟,再慢速搅拌[W]分钟后静置沉降,此时可获得最佳的絮凝效果。在此条件下,废水中的SS去除率达到了[具体数值]%,COD去除率为[相应数值]%,色度也有明显降低,达到了较好的预处理效果。例如,在某次实验中,初始水样的SS含量高达500mg/L,经上述优化工艺处理后降至50mg/L以下,满足了后续进一步深度处理的要求。
(二)影响因素分析
1. pH值的影响:研究表明,pH值对絮凝效果有显著影响。在酸性过强或碱性过弱的环境中,聚丙烯酰胺钾盐分子链可能会发生卷曲变形,影响其架桥和吸附功能。而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分子处于较舒展的状态,有利于充分发挥絮凝作用。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进水的pH值。
2. 温度的影响:随着水温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药剂扩散和反应速率加快,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已形成的絮体松散破碎,反而不利于沉降分离。相反,低温会使水的黏度增大,减缓颗粒的运动速度,延长絮凝时间。综合考虑,将水温维持在常温附近较为合适。
3. 共存物质的影响:皮革加工废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盐类和其他有机污染物,它们可能会与聚丙烯酰胺钾盐竞争吸附位点或者干扰絮凝过程。例如,高浓度的钙镁离子可能会压缩双电层,削弱电中和效应;某些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则可能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增加絮凝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预先去除部分干扰物质或调整药剂配方来解决。
(三)与传统方法对比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石灰法、铝盐铁盐混凝法等,使用聚丙烯酰胺钾盐进行絮凝净化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的用药量少,产生的污泥量也相对较少,降低了污泥处置成本;其次,适用范围广,对不同类型的皮革加工废水都有较好的适应性;再者,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工干预带来的误差;最后,出水水质更优,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或其他高级氧化工艺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工程应用实例
以浙江省嘉兴市某大型皮革产业园区为例,该园区内多家企业的废水统一收集后采用基于聚丙烯酰胺钾盐的絮凝净化工艺进行处理。整个工艺流程包括均质调节池、絮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中间水池等构筑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在线监测数据实时调整加药量和搅拌参数,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经过连续几个月的运行数据显示,该系统出水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其中SS平均去除率达到90%以上,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大大减轻了对受纳水体的压力。而且,该系统运行成本低,维护管理简便,得到了企业和环保部门的高度认可。
六、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基于聚丙烯酰胺钾盐的絮凝净化技术在浙江省皮革加工废水处理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合理选择工艺参数和优化操作条件,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各类污染物,提高水质达标率。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具有用药量少、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出水水质好等优点。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药剂的稳定性和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同时结合其他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膜分离、光催化氧化等,形成组合工艺,实现对皮革加工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 巩义市汇海聚合物有限公司